城區供熱環網從“C”形變“O”形,增加熱源保障,加快一次、二次供熱管網建設,改造換熱站,建設智慧供熱管理服務平臺……今年,呼和浩特把“溫暖工程”作為首府“一號工程”,從熱源、熱網、熱用戶等全面實施更新改造。目前“溫暖工程”各項建設項目全部完成,正在發揮積極作用。
“過去,因為受熱源不足的影響,我們不得不啟動燃煤鍋爐、燃氣鍋爐進行補充,今年我們有了充足的熱源后,停用了所有的燃煤鍋爐,全部改為清潔熱源供熱。”市城市燃氣熱力集團城發供熱公司橋靠分公司副經理王瑞告訴記者。
今年,首府“溫暖工程”新增熱源3800萬平方米,其中大唐托電長輸管網工程改造2臺發電機組,新增熱電聯產供熱能力3300萬平方米;金山熱電廠長輸管網已接入城區西環網,新增熱電聯產供熱能力500萬平方米。市區31臺燃煤鍋爐所在的供熱區域已全部被清潔熱源替代。呼和浩特今冬實現了市區清潔熱源全覆蓋。
“過去呼倫南路、呼倫北路,昭君路等市區主干道上沒有一次供熱管網,主要是由分散的鍋爐房供熱,不能進行集中供熱。‘溫暖工程’為這些主干道敷設了一次供熱管網,今冬集中供熱后大大提升了供熱質量。”市燃氣熱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鳳亮介紹,作為大唐長輸熱源引入城區的一項重要工程,呼倫北路新建一次供熱管網全長3.836公里,北起北二環快速路,南至勝利街街口。新建的一次供熱管網替代了呼倫貝爾北路沿線的12個分散式鍋爐房,實現了集中供熱。
今年,“溫暖工程”新建和改造了一次供熱管網209公里,改造了1333個小區的二次供熱管網和280個換熱站。完成了供熱東環網的建設,實現了城區供熱環網由“C”形變“O”形;金山熱電廠、京能熱電廠、呼和浩特熱電廠、金橋熱電廠的一次供熱管網與供熱環網進行了互聯互通,實現了城區供熱“一網多源”供熱格局。
此外,呼和浩特市智慧供熱管理服務平臺已投入使用,具備了對全市供熱數據的收集、分析、展示、調度功能。實施了換熱站智能化改造,實現對換熱站流量、溫度數據的實時監控。熱用戶室內測溫設備安裝了4萬套,實現對系統末端、頂樓、邊戶等特殊用戶室內溫度的有效監控。呼和浩特市住建局供熱科科長鄔磊介紹,我市在實施“溫暖工程”的同時也加強了供熱體制機制建設。將城區52家民營供熱企業整合至28家。制定了供熱保障金制度,通過“配套費提取+市區兩級財政預算+爭取上級資金”的方式籌集資金,主要用于二次供熱管網、換熱站更新改造和應急搶修。制定了供熱企業考核制度,明確了供熱質量、運行維護、業務信息、文明施工、保險理賠、質量評價、服務改進等詳細規定,對考核不合格的企業逐年減少供熱面積,直至清出供熱市場。
鄔磊表示,首府在確定實施“溫暖工程”后,市委、市政府第一時間成立了工作專班,召開了啟動大會,在全區范圍內率先印發《呼和浩特市推進溫暖工程實施方案》,各項任務全部實現“項目化、任務化、清單化”,各地區及供熱企業全部簽訂了責任狀。市住建局制定了《呼和浩特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溫暖工程包聯督導工作方案》,組織局屬所有二級單位人員245人成立6個督導組,動用全局力量,每一個工地責任到人,每天對全市“溫暖工程”各項任務進展情況進行全面督導,督促施工單位加人加機具,并保證材料供給,優化施工組織,科學合理安排施工工序,最大限度利用有效工期,對具備條件、交通壓力大的路段采取24小時施工,確保按時完工。
為確保供熱工程的專業性和一致性,以及符合享受上級財政資金補貼條件,建立了“分級立項、統一施工”機制,一次供熱管網由市住建局立項,二次供熱管網由轄區立項,全部委托市燃熱集團實施,采取“EC(設計施工總承包)+甲供材”方式招標有實力、負責任的企業進行施工,全面確保供熱工程“質量統一、標準統一、進度統一”。同時,建立施工總承包單位淘汰機制,明確細化清場退場、應急接管施工等細則,發現問題立即應急接管,確保按時、保質、保量完成工程建設。
呼和浩特市在推進“溫暖工程”的同時,同步實施了385個老舊小區改造、87公里燃氣管網改造和28公里中水管網建設,解決502個小區供水問題。在小區二次供熱管網改造過程中,發現750個小區存在“暖污同溝”問題,同步進行了地溝清淤和管道改造。
“今年是我們入住小區十幾年來最暖和的一年。往年我們在家還得穿厚厚的保暖衣,今年家里很暖和,也很舒服,穿睡衣就行了,而且一天都是恒溫,家里不再忽冷忽熱。”玉泉區吉泰小區居民劉女士高興地說,“溫暖工程”實施后,昭君路沿線小區進行了集中供熱,居民真正成為受益者,“溫暖工程”真是一項惠民工程。
來源于:呼和浩特日報